著名藏族导演、编剧、藏汉双语作家。
电影代表作《静静的嘛呢石》《塔洛》《撞死了一只羊》《气球》等。
1969年生于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
2023年5月8日凌晨在西藏逝世,享年53岁。
莲花生大士的一则预言是这么道出的:“很奇妙啊,那个时代的人们,不必出门,每天只要坐在镜子前面,就可以知天下世事了,且更可互通讯息啊!真是神奇啊!”
对这则预言,若附会当下来看的话,“镜子”的象征说法,对应液晶屏幕不会觉得太突兀,是可以理解成互联网时代下,人人持有的手机屏幕,我们乐此不疲的浸透其中。那么,对莲师的这则预言就不难理解了。
正是在“镜子”(手机液晶屏幕)映照(呈现)下,我得知了万玛才旦猝然长逝的消息,痛惜的同时心中生起层层涟漪。特别是看见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上,铺天盖地的缅怀、惋惜、唏嘘声浪,以及他的灵柩绕了八廓街一圈,送别者众多的影像场面。我突地感到,这是多年来少见的一幕,一位藏人知识分子导演的离世,引起人们普遍的哀悼,是特有的文化现象。
迄今为止,我没有发过与他相关的任何一则信息。一是我和他并不认识,二是我对不相熟的人不知从何谈起,一点惜字如金的意思在里头。三是,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我俩曾在微博上互关过,后来不知什么原因取关了。仿佛记得,他在西宁机场事件中,我在微博上声援过,这应该算是仅有的一点互动了。四是,我有根深蒂固的原则,对在体制内干活的作家、电影导演、艺术家不会去关注。所以他的作品,在多年前,偶然机会,看过他一部早期在北京电影学院的学生作品《静静的玛尼石》短片,说不上给我留下什么印象,在这幻象叠生的时代,过多的影像作品,见缝插针的投我们所好,我们亦不知头脑贫瘠或精神上有饥饿感,都在麻木不仁地被动接受短视频、抖音、直播的狂轰滥炸,对电影的期待是很少的。
我诚实,有点不恭敬的说,正是因为他的离世,五湖四海的人士对他的追忆和悼念涌现不已,我隐约觉得似乎错过了些什么,才开始在网上搜索有关他的电影作品及相关信息,随着对他电影作品的观看以及相关信息的逐渐加深了解,几次起心动念想写一篇对万玛才旦电影作品的影评,觉得没有资格,更感到力有不逮,便拖了下来,直到苍山上的一片白云飘过,我想,以一个陌生人的观影者角度,免去所谓做人情文章的嫌疑,有话想说,就去表达,试着浅析万玛才旦的电影。
我有个一孔之见,任何一位从事文化艺术的创作者,他的第一幅画作,第一首诗歌,第一部小说,第一部影像作品等,若呈现后,几乎可以判定,他今后的创作面貌,都留有初作的影子,是一种宿命般的存在。
万玛才旦的初作,有两部短片,是《静静的嘛呢石》和《草原》。电影叙事结构简洁,影像语言朴素,奠定了他的影片基调。这种质朴的影像风格追求,贯穿在他的所有影片中。
2002年,万玛才旦在北京电影学院学习期,拍摄的胶片短片《静静的嘛呢石》处女作中,已初现他对电影的理解或某种野心,就是试图跳出他者对藏地影像叙事的窠臼,探索一条真正属于藏地影人的新道路。得益于他一直从事于小说的创作经验,在影片里,属于小说元素的痕迹已植入,已能感觉到他的影片初具文学气质,作家电影的种子已埋下。
正是在此时期,DVD机的逐渐普及,盗版光碟的兴起,全球性的众多影片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涌进大陆,加上电影学院内部教学的观影经验,万玛才旦的电影理念逐渐成长,受到国际电影创作者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他的短片《静静的玛尼石》和《草原》里,内嵌《喜马拉雅》电影里的音乐片段就是这意思。特别是《草原》影片拍摄风格,是受到了《喜马拉雅》这部影片的启发和影响的。《静静的玛尼石》短片在院校放映后得到首肯,也为万玛才旦争取到了在这部短片的基础上,拍摄一部长片的经费。那时,多数影人,只有挂靠一些机构、院校才有可能拍摄胶片电影。
在2005年,长片《静静的玛尼石》诞生了。这部电影展现出他的才华,真正确立了万玛才旦的电影导演身份。往大了说,一部真正属于藏地藏语的电影与国际国内的电影场域,有了对话交流的文本基础。
我是刷了几遍长片《静静的玛尼石》的。初看,有些琐碎,但一种本真质朴的气息,弥漫在整部影片中。再看,忠实的纪录感觉更强烈。三看,平铺直叙中飘出淡淡的隐忧。四刷,一位藏地知识分子电影人的书写立场跃然其中,涌入高原的诸多新奇事物,不断与原生性的传统文化生发冲撞与交融,断裂性的问题随处可见,导演的忧患意识、人文理念在影片背后有了隐喻式的表达。
影片开头,小喇嘛打扫房间,三心二意的完成手上动作,不时观看“镜子”魔盒(电视机),拿起遥控器,仔细端详了一下,又轻轻放下的情节交待,导演不动声色的把小喇嘛对电视机的执念,含蓄的表达出来,为整部电影的叙事做了最好的铺垫。可见,万玛才旦很在意影片的开头。他的所有影片开头皆很讲究,内含作者心思,这与他考量小说创作中的第一句话一样,试图一下子抓住观阅者的眼球。
随着电影故事的推进,小喇嘛从寺院回到家里,家人宠爱他,怜惜他在寺院里的清苦,答应他观看唐僧喇嘛的故事(西游记)电视剧,电视剧的精彩情节似有一种魔力,已悄无声息的在他心中生根发芽。电影的叙事主线是围绕小喇嘛带着执念,观看唐僧喇嘛的故事《西游记》的延展中,不断附带出其他小故事。譬如,这段简短的小喇嘛和弟弟的对话(截图),导演很智慧的带出了藏汉两地对教育认知的“背景书”。
这段对话,我认为是这部影片的点睛之笔,电影故事背景应该是在八九十年代发生的。万玛才旦的人生经验里,洞察了物质消费主义逐渐渗入藏地,传统佛教文化面临冲击,一个失去文化原生性的族群与母语,与传统血脉教育,似乎将要断裂的担忧。导演是比较隐晦的表达,但这是藏地教育情况真实的展现,导演的人文情怀是不难理解的。
影片里会看见很多藏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消费理念共生纠缠的镜头展现。又如,村里的老年人对传统藏戏《智美更登》那是津津乐道,观看时,个个聚精会神,随藏戏剧情发展,共情戏中,不能自拔。相反,年轻一代演完藏戏《智美更登》后,在场地中央,嗨皮一段现代舞,宣泄年轻人的激情。两代人,对传统文化,现代消费娱乐的看法处在分野的认知上。
传统
VS
现代
万玛才旦导演设计电影人物之间的对白,往往追求极简效果,话不多,留给观者更多揣摩思考的时间。在《静静的玛尼石》影片中,这段对话深深地打动了我。
影片快要结尾的一个镜头,小喇嘛目送父亲牵着马,载着电视机离去,他手捧着空盒子的《西游记》外壳,戴上孙悟空面具,怅然若失……然后飞快的跑回寺院,因为法会已开始了,他迟到了。
《静静的玛尼石》电影,真实而多角度的展示了藏地境况,传统与现代造成的裂痕天天发生,面对新奇事物的冲击,每个有血有肉的藏人以各自的理解,有点茫然无措的应对化解。万玛才旦拍摄这部影片的初衷,应该是早已知晓了众多其他影人拍的藏地电影,存在着很多问题。这是万玛才旦尝试对他者电影在藏地影像中喜好的猎奇、被奇观化一次回答。
长片《静静的玛尼石》国内获奖与国际电影节的提名,使万玛才旦在电影方面得到一点肯定,藏地电影也开始被关注,自然地体制内的资源也有了可以被争取的机会。几乎很少有人谈到万玛才旦导演拍摄的一部汉语电影《喇叭裤飘荡在一九八三》(2008上映),同样也是根据小说改编的。
这部电影我也刷了两遍,清爽质朴的影像扑面而来,带着万玛才旦本有的电影语言特征,真实而不造作。他的影片里看不到内地导演常用的跌宕起伏的情节招数和夸张离奇的绵密影像调度手法,依然是平静地道来。只有比较深刻了解、熟悉汉藏两种文化语境的知识分子导演能较自由的驾驭这类题材,影片直视八十年代内地一小镇众多青年,深受国际港台文化的渗入影响,狂热地喜欢上了迪斯科,最终,主角极喜爱的喇叭裤被剪裁成婴儿的尿布。
这部电影,万玛才旦拍出了八十年代内地社会与人,温暖质朴的时代特征,只有带着包容与接纳他族文化的心灵,充满温情地回眸八十年代这远方,才有这么一部出色的有关八十年代时代气息的电影。在我的观影经验里,影片剧情涉及八十年代那火热时代的电影还是比较少的,这部影片增补其中,无疑是有代表性的。这也说明了万玛才旦不只是只恋藏地特征的电影导演,早已打破了地理性的边界,他是跨文化视域的。重温此片,影片中传达出的那温厚纯良的时代信息,早已一去不复返了。
2008年,对中国来说,奥运会的召开,象征着全球化浪潮的高峰,互联网世界里,蜂拥而至的各种思潮不断冲击,观念被不断刷新。只有那些个人意识觉醒的清醒冷静的文化人,以各自的具身经验应对此狂潮,万玛才旦似乎被动或主动洞察了此玄机,思考着藏地空间与社群不断变迁和流动中,为了找到个体觉醒意识和民族心灵的展现手法,他再次折返藏地现场,开始拍摄《寻找智美更登》。《智美更登》是一出古老藏戏里的传统剧目,藏人很喜欢智美更登这人物,有很多民间艺人出演这个角色。万玛才旦就是奔着寻找出演智美更登的民间艺人而去的。
这是一部优异的公路片,有别于欧美公路片里,沿途景观变动内嵌于戏剧性冲突里一致性的样本。藏地宽广辽阔 ,旅途漫长,为了打发旅途的寂寞无聊,差不多每个藏人都是讲故事的高手,这是被环境逼迫的,我是深有体会。
万玛才旦拍旅途电影是得心应手的。他拍的《寻找智美更登》这部旅途电影,也是在他拍前面《静静的玛尼石》旅途聊天中得到灵感启发的。当然,这部影片的美学风格无疑是受到了伊朗导演阿巴斯(乡村三部曲)的电影美学风格影响,有一致性,但也存在着差异。《寻找智美更登》与阿巴斯的《橄榄树下的情人》旨趣表达层面确是有着太多相似处,但我分别仔细看了两遍这两部电影后,在细微处,其实是有显著区别的,阿巴斯的《橄榄树下的情人》镜头切换频繁,人物之间对话多,人物特写镜头不少,而这方面恰恰是万玛才旦导演有意避免的,导演采取静态长镜头外,更多镜头只在车内这狭小空间里,他把这空间浓缩成一个最小的剧场,感觉只有主角老板一路上喋喋不休说开去……叙述与故事交织呈现,不断诱发观者的想象……
《橄榄树下的情人》 伊朗导演 阿巴斯
若真要说《寻找智美更登》的美学风格是向阿巴斯致敬的话,主要是感觉影片里藏地与伊朗的纪实性风景和居于其间的人们有着太多相似的生活形态,两位导演都在表达寻找一种失落,寻而不得的悲伤。阿巴斯更多的是在寻找一份人间失落的纯粹的爱,而万玛才旦在寻找表达的是藏地传统文化的失落,表达那种寻而不得,行将消失的传统文化下苦楚的忧歌。
说到这里,溯源万玛才旦的创作之路就清晰地显现出来。一是,藏地宗教文化和自然环境从小到大给养了他。二是,他从藏地走出来,到世界中去,又回看藏地传统与现代文化拉扯中形成的巨大撕裂后的反思。三是,藏传佛教文化下的史诗、藏族文学、民间口头文学、寓言故事、格言等元素构成他的电影和小说的创作基础。四是,国际国内的魔幻现实主义小说深刻影响了他,从《寻找智美更登》之后,他的影片渐次有了一抹超现实主义的笔触。
在万玛才旦所有的影片中,我若偏爱独选一部的话,无疑是《老狗》这部影片了。这是一部围绕着一条老藏獒命运,展开的简洁故事电影。主角老人,他年轻的儿子,狗贩子之间来来回回的较量。最终,老人在一座土墙废墟里的木桩上绑定老狗,转过脸,慢慢拉紧绳子……
曾几何时,在消费主义狂潮下,买卖藏獒成了都市人极致喜好的一股潮流,藏獒从过去的无人问津到价格一路飙升,藏獒被丧心病狂的人,大量贩卖到内地。我曾在一篇文章中说过:“藏獒这高原王子,一不留神,成了都市囚徒……”
影片中还有一幕使我难以忘怀,一只羊被牧场铁丝网隔离在羊群之外,它为了回到羊群中,几次尝试冲破铁丝网阻拦,直到最后突破阻碍,它回到了羊群里。我不认为这是导演有意安排的,而是拍摄现场偶然发生的景象,导演把这段留在了影片里,足见万玛才旦的高明。看到这里的时候,我眼角一热,热泪盈眶,羊的努力与老狗的命运有异曲同工的效果。这只羊的奋勇,竟然使我联想到了导演本人在创作电影的经历中,为了剧本过审,为了得到拍摄许可,为了拍出民族心灵自尊的电影,导演沉静、内敛的性格中,小心翼翼的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尽可能的展现藏人世界,以期被世人看到。
唯慈悲,方勇猛。
不少人,想当然的认为少数族裔的导演、作家、艺术家在国际国内主流文化场域中享有便捷之途,这是不了解真实境况的印象。少数族裔从事文化艺术的创作者,即使付出更多的努力,也不一定获得主流文化的认可。单是电影这门,就需通过几个部门的认可后,才能公映。说直白点,民族身份不是便捷之途的敲门砖。唯有创作出有内容有质量的作品,才是赢得他者尊重的不二法门。
说到身份的问题,万玛才旦导演拍摄的《塔洛》一片中有了讲述。一位孤独的牧羊人,可以说是天赋异禀,能完整背诵藏音普通话《为人民服务》一文,他在办身份证过程中的诸多遭遇,有时让人忍俊不禁,有时让人悲从心来……这部全片用黑白影像拍摄,固定镜头居多的电影,看完后,沉重烙在心中。
引起我特别关注的是这几组影像镜头。一是,写有“为人民服务”一行大字的派出所。二是塔洛到照相馆时,看见一对夫妻在摄像馆的背景板前照相,换了三次背景板。三是塔洛和发廊妹去现场观看流行音乐的演出等影像,皆是导演有意味的设计。突出了塔洛从原乡,闭塞之地来到到城市后的新奇和惶恐的反差。全球化浪潮下现代文明与原乡经验之间的困扰、裂缝造成他身心上的冲突,塔洛自以为的身份认知和将要被确定的身份在遭际里逐个破碎和迷失。我想,这所指不只是塔洛,而是一个群体。影片最后,人财两空的他带着迷惘,他将去往何方?
在这之前的一部影片《五彩神箭》里,万玛才旦讲述了两个村庄的年轻人,在传统弓箭和现代弓箭比赛的故事。导演带着含情脉脉的眼光,对传统文化(古老的弓箭代表神箭文化符号)投去深情凝视后(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亦是接纳了更讲究准度、精度的现代化效率的弓箭,在最后一场现代体育馆的比赛中,两位箭手把树盆里掏出的泥土,作为手上的干燥剂,象征民族性宗教图腾(神箭文化)与现代化工具(现代文明)的某种和解。藏人不是食古不化的族群,在吸收传统和现代创新之间,亦能催生出更加和谐的文化秩序。
直到看完《撞死了一只羊》影片后,我有个惊讶的发现,万玛才旦导演电影的取景地一般都在默默无闻的地方,与藏地的名山大川无缘。细想之后,觉得一点都不奇怪,这正是他持守的准则,与那些喜好异域情结,动辄把藏地的名山大川,异域风情整合为纯感官享乐和消费欲望诉求的电影划出一条清晰的分界线,他做出了坚决的区隔。其实,这样的电影举不胜数,像《盗马贼》、《红河谷》、《可可西里》、《西藏小子》、《喜马拉雅王子》、《冈仁波齐》等。
万玛才旦一直秉持着自己的电影创作理念,就是直面藏地社会的真实境况,首先是拍给藏人看,再而是打破他者在银幕上,制造出来的缥缈的藏地想象,绝不迎合那些把藏地描绘为神圣之域情结的观者。这也意味着,他的影片虽在国际国内频频获奖,但票房并不是很高的原因。
空阔孤寂的高原荒寒之地,一辆货车驶入画面,沿公路前行,寂寥感布满银幕。该片是万玛才旦特意以4:3画幅比列拍摄的,高原地貌很切合这样的画幅设计,一股浓浓地,有着古典油画质地的画面效果,我觉得电影感十足。万玛才旦的影片《撞死了一只羊》就是在海拔5500米以上的可可西里拍摄的,我仔细分析了导演的取景场地,每一场景都极其考究,这是一部精雕细刻的作品。我有种感叹,这是导演拿生命在创作电影,想想在5000米海拔的高原,在缺氧环境下,连思考都是负累,我想不出万玛才旦究竟是以怎样的毅力去拍摄这部电影的?只能说他对电影的热爱,已上升到信仰这层面,才可解释的。
这是一部关于复仇、救赎、宽恕后放下为主题的,寓言意味浓厚的电影故事。是得益于藏人小说家次仁罗布的小说《杀手》和万玛才旦的小说《撞死了一只羊》糅杂改编于一体,有着先锋、魔幻现实主义综合特征的、最接近导演文学气质的一部电影。我是看过《杀手》小说的,大呼过瘾。论魔幻现实主义题材的小说,还是得看藏人作家写的,对神灵与鬼怪的敬畏是有历史渊源的,根植于藏人的心灵中。
这部影片的色调与片尾音乐,也与导演的其他影片有着迥异的面貌,很契合电影的主题表达所指。影片中驿站老板娘回忆杀手的情节,是用黑白画面效果呈现的,对镜头做了虚化模糊的处理,与现实时空故事发展油画色调画面交织在一起,亦真亦幻,把观影者带入了超现实的体验中。特别是片尾的藏地摇滚音乐,其力量叩击灵魂,与这部影片相互映衬,别有韵味。
《撞死了一只羊》中的演员演技已成熟。经过导演多年的栽培,藏人演员的演技已步入专业演员的水平,这部影片中的货车司机演员金巴,其演技在未来不可限量,影片结尾才摘下墨镜的他,眼神里五味杂陈,很好的演绎诠释了这个角色。包括饰演风情万种的老板娘的演员索朗旺姆的也成功塑造了角色,与后一部电影《气球》对母亲角色理解上的细微把控,其演技了得,不看演员介绍还以为是两个不同的演员。一大批藏人演员的成长,是件令人欣慰的事。
接着,万玛才旦拍摄了《气球》这部电影,应该来说,这是一部浓缩了导演其他影片中各种元素的集大成的影片。故事暗线与主线交织发展,藏地琐碎的日常生活意外不断,却都聚焦在气球这元素符号上。各色人物对气球(避孕套)不同理解与处理方式,造成了很多啼笑皆非的故事,都无一不指向藏地女性生育这个话题。
整部影片给人一种平淡朴素的写实质感,但在生活表面的平静下,暗流汹涌。女主人公已生了三个孩子的情况下,在养育方面已是吃力,不料又意外怀孕,再生下来会被罚款(计划生育时期),对这一困境,女主人公必须面对宗教伦理、亲人、社会世俗环境的诸多压力。导演成功拍出了女主人公的纠结与挣扎,背后反思的是宗教伦理、社会世俗环境压力下,那种刚性力量的不人道。
这里我想谈一谈,导演铺就另一条故事线的巧妙。女主人公的妹妹是一名觉姆(尼姑)(杨秀措饰)有着过去的情感经历。通过(赠书☛找书☛烧书☛还书)的情节处理拍摄手法。这维度预示着导演对电影艺术的理解已向纵深处发展,使整部影片故事更加丰满,也使观影者有了更多角度思考的空间。这部影片,人物众多,故事的线头多,把各个剧情故事自由的穿插在一起,导演驾驭影像叙事的能力已有了收放自如、融会贯通之感。
万玛才旦的电影,在国际国内的成功,以及他作为藏地电影的一面旗帜,已带领出一批藏人新导演,这些年轻的导演有一批新作品出现,也被研究藏地电影的人冠以“藏地新浪潮”称谓,被命名“流派”虽然是好事,但也是双刃剑。
作为引领者、开拓者的万玛才旦对此有清醒冷静的判断,他是这么认为的:“藏语电影因为处于刚起步阶段,它在内容的丰富度和类型的多元化上还比较欠缺,导演在创作的时候选取的题材就相对比较单一。”我深以为然。
藏地电影与世界性电影大师作品,还有足够遥远的距离,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万玛才旦导演已走了两个多月了,这段时间才仔细看完他所有的影片,心中感到惭愧,写篇文章,向你致敬!你的每一部电影,都像一曲忧伤的歌谣,复看后,这种感觉更强烈。真是天妒英才,感觉你的影梦忧歌只唱了一半,相信轮回里,你会完成未竟的事业。
我写完这篇文章的时候,心中莫名生起《泪痕之外》这悲凉曲调,仿佛风中也隐约传来你说过的话:“我渴望以自己的方式讲述故乡的故事,一个更真实的被风刮过的故乡。”